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5月13日至16日拜访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三国。
各方发表的音讯显现,特朗普此行的首要诉求是加强美国与海湾三国间的经贸合作,企图招引三国扩展对美出资。剖析人士以为,特朗普期望经过此行在中东谈成“大生意”,一起以此缓解国内面对的执政压力,也反映出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方针境况为难。
此访要点锚定“生意”
美方近来就特朗普中东之行开释的多种信号大都环绕“生意”和“大单”。自1月就任以来,特朗普政府一向企图在中东区域为美国“拉出资”,海湾国家被特朗普政府视为“创收”的重要来历。本年1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与特朗普通话时表明,沙特计划在往后4年对美出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随后表明,期望沙特的出资额扩展到1万亿美元。
美方官员日前表明,特朗普此即将与海湾三国评论出资和经贸合作等议题,估计将宣告达到多项协议。据法新社报导,相关协议会触及防务、航空、动力和人工智能等范畴。还有媒体报导说,美国将与沙特签署一项总额超越1000亿美元的军售大单。此外,卡塔尔正在与美国波音公司商谈,或许敲定购买约100架客机的订单。
美国智库外交联系协会名誉会长理查德·哈斯表明,特朗普此访中东的要点是“生意”。美国政治危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中东和北非研讨主管菲拉斯·马克萨德也以为,美国的经济利益是特朗普拜访这三个海湾国家的首要考量。
意在纾解国内困局
剖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注重海湾国家的巨额收购和对美出资,很大程度上意在缓解其在国内的执政困局。
美国智库中东研讨所高档研讨员布赖恩·卡图利斯撰文说,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撑率跌至曩昔80年来历任总统同期最低,一个首要原因是民众对美国的关税方针和物价上涨益发不满。在此情况下,特朗普政府想要使用此即将民众对美国经济问题的注意力转移到与海湾三国达到的商业买卖上。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中东问题专家希卜利·泰勒哈米说,特朗普政府迫切需要在聚光灯下向国内展现与多国达到了“数万亿美元买卖”,以此来拯救民意。
有剖析人士指出,即便美国与这些国家签下“大单”,纸面上的巨额协议终究到底有多少能真实落到实处,仍然存疑。一些协议执行流程杂乱,乃至耗时多年而实效甚微。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白宫记者塔玛拉·基思说,特朗普2017年拜访沙特时宣告达到的3500亿美元协议就“有水分”。一些官方和商业信息显现,相关协议迄今也没有实现。
区域方针境况为难
美国白宫官员此前宣称,处理区域安全问题并不是特朗普此访的要点。剖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访聚集经贸议题、逃避区域安全业务,体现出特朗普政府就任以来其中东方针效果非常有限。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网站刊文说,特朗普政府上台前曾立下完毕巴以抵触、约束伊朗核计划、促进沙特与以色列联系正常化等“大方针”,但现在来看这些方针“遥不行及”。
在巴以抵触方面,特朗普政府扬言“清空加沙”以及支撑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加重了区域形势动乱,也引发阿拉伯国家的不满。因为巴以抵触继续,沙特方面也无意与以色列推动联系。在伊核问题上,虽然美伊已举办四轮商洽,但两边不合仍然显着。
美国智库华盛顿近东方针研讨所研讨员丹尼斯·罗斯指出,特朗普政府在中东方针上尚无成果,此访也只能在经贸议题上做文章。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国防研讨系副教授安德烈亚斯·克里格以为,现在特朗普政府更重视国内业务,缺少处理全球和区域危机的途径,因而更依靠海湾国家在区域业务中发挥更多斡旋效果。
转自:新华社
来历:世界在线